3000多幢房子將擁有自己的物管,涉及1000萬平方米,13.2萬戶居民受益。記者從今天召開的杭州市物業管理改善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杭州將用3年時間實現主城區庭院改善和危舊房改善后的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
目前,杭州尚有九蓮社區、戒壇社區等700多個住宅小區還沒有實行專業化物業管理,涉及住宅房屋共1萬多幢、約2000多萬平方米,涉及住戶約40.1萬戶。
杭州先從已經完成庭院改善和危舊房改善的住宅小區入手,打造物業管理全覆蓋。計劃今年年底完成100萬平方米,明年完成500萬平方米,后年完成400萬平方米。
王國平說,背街小巷、危舊房改善、庭院改善等工程,都是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的工程,如果不踢物改工程這臨門一腳,前面的三大成果很難鞏固,甚至蕩然無存。困難家庭物業費政府買單,對未列入庭院改善和危舊房改善得住宅小區根據實際條件開展物業管理改善,逐步建立老舊住宅小區“低收費、廣覆蓋、有補貼”的物業管理長效機制。
目前,社區化準物業管理小區收費標準為0.15元/平方米?月,包含生活垃圾、糞便清運、處置費,比原來的50元/戶?年,少了很多,難以保本。
針對這一問題,王國平表示,市區兩級各安排1個億的資金,安排物業管理工程,同時,通過規模化來降低成本,對困難家庭可以政府買單。
“民間改善辦”升級“民間物改辦”
會上,市城管辦負責人提出一個問題,根據小區物管改善要求,小區必須增設監控設施,但要在2008年已完工的庭院中新建一套監控系統,需要對道路進行再次開挖。
“道路不要再挖了,可以借助無限寬帶來支持監控系統。”王國平當即表示,對已完工得庭院,應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設置監控探頭,避免二次開挖。
王國平還支招說,之前開展庭院改善工程,各城區邀請從事多年基建工作的居民擔任負責人,和多位熱心居民共同組成“民間改善辦”,對改善工程進行監督。如今,“民間改善辦”又有了一項新任務,對改善后的庭院開展物業管理工作進行監督。
物業全覆蓋就是小區里有物管用房、有公共保潔、有秩序維護、有停車管理、有設施維保、有綠化養護、有道路保養、有維修管理。”
今年2月,杭州印發了《關于做好庭院改善工程和物業管理改善工程對接工作得通知》,在庭院改善原有22項結合得基礎上,新增了5項物管改善配套結合內容,即根據條件設置小區外圍隔離設施、拆除小區內部圍墻、配置物業管理用房、增設監控設施、改善消防設施,庭院改善內容達到27項。